檢視 利用反射式光柵探討表面張力 的原始碼
←
利用反射式光柵探討表面張力
前往:
導覽
、
搜尋
由於下列原因,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:
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:
使用者
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。
<font size="5">光學繞射與表面張力</font> <div style="float:left;"> <font color="red" size="4">利用喇叭在液體表面產生毛細波(capillary wave)並用光學繞射光柵原理來測量表面張力。 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<br></font><br> <br><br> </div> <div style="float: right; border:black 1px solid;"> <font color="blue">實驗材料: </font> *1. 5寸喇叭 1個 *2. 雙面膠(勿貼在隔板上)與無痕膠帶各1卷 *3. 雷射筆(含電池)1支,其波長為 635nm *4. 訊號產生器1台 *5. 壓克力盒1個 *6. 計算機1台 *7. 尺與皮尺1組 *8. 紙杯1個 *9.白紙5張 *10.漆包線1條 *11.支架2 組包含菱形與三叉夾各2個 *12. BNC 線2條 *13. 電源線1條 *14.塑膠培養皿2 個 *15. 方格紙1本 *16. 剪刀1把 *17. 抹布1條 *18.塑膠收納盒1個 </div> ==1.現象說明: == <img style="height:300px;" src='https://upload.wikimedia.org/wikipedia/commons/0/0c/%E5%88%A9%E7%94%A8%E5%8F%8D%E5%B0%84%E5%BC%8F%E5%85%89%E6%9F%B5%E6%8E%A2%E8%A8%8E%E8%A1%A8%E9%9D%A2%E5%BC%B5%E5%8A%9B1.png'/> <br><br> ==2.初探與假說:(此為引導,學習者必須要提出合理的假說) == *2.1思考點波源在水中如何形成水波。 *2.2思考毛細波與繩波的共通點。 *2.3思考當雷射光照射到毛細波表面後光線會如何前進。 *2.4思考不同頻率繞射點間距會如何改變。 <br><br> ==3.設計實驗與執行 == *3.1設計一項實驗,探討雷射光入射角度θ與雷射入射點到屏幕的距離(L)和屏幕上的第零階繞射亮點高度(H)的關係。 :*3.1.1實驗數據圖 <img style="height:300px;" src='https://upload.wikimedia.org/wikipedia/commons/e/ef/%E5%88%A9%E7%94%A8%E5%8F%8D%E5%B0%84%E5%BC%8F%E5%85%89%E6%9F%B5%E6%8E%A2%E8%A8%8E%E8%A1%A8%E9%9D%A2%E5%BC%B5%E5%8A%9B2.png'/> :*3.1.2分析實驗結果 *3.2試著取適當的物理量,線性回歸出表面張力 :*3.2.1 實驗數據圖 <img style="height:300px;" src='https://upload.wikimedia.org/wikipedia/commons/f/fa/%E5%88%A9%E7%94%A8%E5%8F%8D%E5%B0%84%E5%BC%8F%E5%85%89%E6%9F%B5%E6%8E%A2%E8%A8%8E%E8%A1%A8%E9%9D%A2%E5%BC%B5%E5%8A%9B3.png'/> :*3.2.2分析實驗結果 <br><br> ==4.分析與結論 == *4-1 能藉由觀察公式來推論並分析出相關趨勢線。 *4-2 能從所記錄數據與繪製的數據圖中,瞭解還有需要設計實驗與執行的項目。 <br><br> ==5.教學目標與評量 == *5-1 理解並應用光學繞射光柵原理。 *5-2 利用現有器材資源,與學習到的知識。考驗學生能否融會貫通,以及取適當物理量來實驗分析。 *5-3 讓學生學習科學素養,即探究現象,最後精緻化結果。 <br><br> ==6.參考資料: == <br><br><br><br><br><br><br> ==7.參考說明 == *<b>2.1思考點波源在水中如何形成水波。 </b> :*藉由示範影片中以常見的點波源去擾動水面形成水波,再進而引導學生認識到水波的形成主要原因,主要是因為水分子彼此間之吸引力所引起的表面張力。 *<b>2.2思考毛細波與繩波的共通點。 </b> :*手拉動繩子產生繩波,如同這實驗的漆包線拉動水波表面產生水波,表面張力波其實就類似水面上的漣漪,產生原因也包含表面張力,如同上下振動繩子產生繩波一般,繩波波速和繩張力、線密度相關,漣漪的波速也和表面張力、液體密度相關。 *<b>2.3思考當雷射光照射到毛細波表面後光線會如何前進。 </b> :*讓學生觀察水波表面的構造,先詢問出光行進的性質後再進而引導出光還有干涉和繞射之特性,最後讓學生知道雷射光會將水波作為反射式光柵然後繞射。 *<b>2.4思考不同頻率繞射點間距會如何改變。 </b> :*因為V=λf所以當波傳遞的介質都是水時波速就為定值,因此當頻率增加水波的波長就會減少,光程差為d(sinψ − sinφ) = mλ,其中ψ為入射角φ為繞射角,所以當ψ=φ會形成第零階的繞射亮紋,當ψ≠φ就會造成1、2、3…階的亮紋,所以當d變小時又因光程差必須相同 ,因此繞射亮紋間距就會增加。 *<b>3.1設計一項實驗,探討雷射光入射角度θ與雷射入射點到屏幕的距離(L)和屏幕上的第零階繞射亮點高度(H)的關係。 </b> :*3.1.1實驗數據圖 <img style="height:300px;" src='https://upload.wikimedia.org/wikipedia/commons/6/6d/%E5%88%A9%E7%94%A8%E5%8F%8D%E5%B0%84%E5%BC%8F%E5%85%89%E6%9F%B5%E6%8E%A2%E8%A8%8E%E8%A1%A8%E9%9D%A2%E5%BC%B5%E5%8A%9B4.png'/> :*3.1.2分析實驗結果 :*改變不同L的值後去測量其相對應的H值,再用H-L做一回歸直線,由於第零階繞射點到水平面的夾角為tan−1(HL)=θ,所以的到θ值為0.0418(弧度)。 *<b>3.2試著取適當的物理量,線性回歸出表面張力 </b> :*3.2.1 實驗數據圖 <img style="height:300px;" src='https://upload.wikimedia.org/wikipedia/commons/a/a8/%E5%88%A9%E7%94%A8%E5%8F%8D%E5%B0%84%E5%BC%8F%E5%85%89%E6%9F%B5%E6%8E%A2%E8%A8%8E%E8%A1%A8%E9%9D%A2%E5%BC%B5%E5%8A%9B5.png'/> :*3.2.2分析實驗結果 :*表面張力實驗值= 0.0712 N/m,30°C 條件下理論值=0.0710 N/m,誤差0.28%
返回「
利用反射式光柵探討表面張力
」頁面
導覽選單
個人工具
登入
命名空間
頁面
討論
變體
檢視
閱讀
檢視原始碼
檢視歷史
更多
搜尋
導覽
首頁
近期變更
隨機頁面
說明
工具
連結至此的頁面
相關變更
特殊頁面
頁面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