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蠟燭" 修訂間的差異
  (→7.進階知識)  | 
				|||
| (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3 次修訂) | |||
| 行 29: | 行 29: | ||
</td>  | </td>  | ||
<td>  | <td>  | ||
| − | <videoflash>  | + | <videoflash>rngSpUbJ9VI</videoflash>  | 
</td>  | </td>  | ||
</tr>  | </tr>  | ||
| 行 138: | 行 138: | ||
**早期的蠟燭是由動物或植物的油脂製成,現代的蠟燭則多半由石蠟或蜜蠟製成。石蠟是烷類的混合物,分子式為 C<sub>n</sub>H<sub>2n+2</sub> (n=20 至40) 。蜜蠟為酯類及脂肪酸分子的混合物,其主要成分為以下酯類分子:  | **早期的蠟燭是由動物或植物的油脂製成,現代的蠟燭則多半由石蠟或蜜蠟製成。石蠟是烷類的混合物,分子式為 C<sub>n</sub>H<sub>2n+2</sub> (n=20 至40) 。蜜蠟為酯類及脂肪酸分子的混合物,其主要成分為以下酯類分子:  | ||
| − | + | [[檔案:蠟燭01.png]]  | |
| − | |||
於 2021年4月22日 (四) 02:31 的最新修訂
原始設計者:彰師大
| 
 藉著幾個法拉第的展示實驗,探討蠟燭燃燒所牽涉到的現象。 
 實驗材料: 
 
  | 
 
  | 
1.現象說明
  | 
2.探究問題
- 藉蠟燭的燃燒認識物質與能量,交互作用,科學與生活。
 - 2.1為什麼蠟燭燃燒需要燭蕊?
 - 2.2蠟燭燃燒與酒精燃燒最大的差異為何?
 - 2.3蠟燭燃燒的產物為何? 如何檢驗?
 
3.實作項目
 
  | 
 
  | 
 
 
 
 
 
 
  | 
 
  | 
4.分析與結論
- 4.1蠟燭比較亮是因為其燃燒的氣體產物中有高溫的碳粒子,酒精則無,因此前者的火焰有明顯的影子,後者則無。蠟燭吹熄後的餘煙也含這些粒子因此可以被點燃。
 - 4.2燭蕊的功能在使融化的蠟油藉毛細現象上升,增加與空氣接觸面積再燃燒。
 - 4.3蠟燭燃燒與酒精燃燒最大的差異,是前者產生碳粒,後者則無。
 - 4.4蠟燭燃燒的產物為水和二氧化碳。
 
5.教學目標與評量
- 5.1 學生能說明燭蕊的功能。
 - 5.2 藉著本實驗的結果,學生有能力說明為什麼戴維安全燈可以減少礦坑爆炸。
 - 5.3 藉著本實驗的結果,經過討論,學生有能力說明為什麼蠟燭燃燒比酒精燃燒更亮。
 - 5.4 學生能經由文獻探索繪出各種蠟的分子式。
 
6.參考文獻
- <<蠟燭的化學史>> Michael Faraday (法拉第)著,胡景瀚、林奕秀譯,2013年,白象文化出版社
 
7.進階知識
- 蠟燭的成分
- 早期的蠟燭是由動物或植物的油脂製成,現代的蠟燭則多半由石蠟或蜜蠟製成。石蠟是烷類的混合物,分子式為 CnH2n+2 (n=20 至40) 。蜜蠟為酯類及脂肪酸分子的混合物,其主要成分為以下酯類分子:
 
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