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利用壓克力圓柱測定未知液體折射率" 修訂間的差異
(已建立頁面,內容為 "<table style='border:none'> <tr> <td style="vertical-align:text-top;"> <font size="4">利用所提供的燒杯與壓克力圓柱,設計實驗架構以測量未知…") |
|||
行 60: | 行 60: | ||
*3.1 取燒杯置於方格紙上,利用方格紙找出燒杯底部之圓心,再取一支圓柱,使用游標尺量測圓柱直徑,將圓柱立於燒杯內,並使圓柱之圓心與燒杯之圓心重疊,於燒杯中注入待測液體,液體高度需使水中圓柱成像清晰可判讀,於固定鐵架座繫上兩段細綿線,並在細綿線尾端繫上重錘,移動兩鉛錘線對齊水中圓柱影像兩側,測量兩鉛錘線間距,即為水中影像之直徑。 | *3.1 取燒杯置於方格紙上,利用方格紙找出燒杯底部之圓心,再取一支圓柱,使用游標尺量測圓柱直徑,將圓柱立於燒杯內,並使圓柱之圓心與燒杯之圓心重疊,於燒杯中注入待測液體,液體高度需使水中圓柱成像清晰可判讀,於固定鐵架座繫上兩段細綿線,並在細綿線尾端繫上重錘,移動兩鉛錘線對齊水中圓柱影像兩側,測量兩鉛錘線間距,即為水中影像之直徑。 | ||
**3.1.1實驗數據圖 | **3.1.1實驗數據圖 | ||
− | + | <table border="1" width="550"> | |
+ | <tr> | ||
+ | <td width="70">入射角度</td> | ||
+ | <td>平均圓柱直徑(cm)</td> | ||
+ | <td>平均圓柱(像)直徑(cm)</td> | ||
+ | </tr> | ||
+ | <tr> | ||
+ | <td width="70">a</td> | ||
+ | <td></td> | ||
+ | <td></td> | ||
+ | </tr> | ||
+ | <tr> | ||
+ | <td width="70">b</td> | ||
+ | <td></td> | ||
+ | <td></td> | ||
+ | </tr> | ||
+ | <tr> | ||
+ | <td width="70">c</td> | ||
+ | <td></td> | ||
+ | <td></td> | ||
+ | </tr> | ||
+ | <tr> | ||
+ | <td width="70">d</td> | ||
+ | <td></td> | ||
+ | <td></td> | ||
+ | </tr> | ||
+ | <tr> | ||
+ | <td width="70">e</td> | ||
+ | <td></td> | ||
+ | <td></td> | ||
+ | </tr> | ||
+ | </table> | ||
:*3.1.2分析實驗結果 | :*3.1.2分析實驗結果 | ||
於 2020年6月2日 (二) 09:07 的修訂
利用所提供的燒杯與壓克力圓柱,設計實驗架構以測量未知液體的折射率。
|
實驗材料:
|
現象說明
探究問題
- 2.1 說明從空氣中看水中物體時體積的變化為何。
- 2.2 思考光從光疏介質照射入光密介質入射角與折射角的關係,並說明。
- 2.3 思考光從光密介質照射入光疏介質入射角與折射角的關係,並說明。
實作項目
- 3.1 取燒杯置於方格紙上,利用方格紙找出燒杯底部之圓心,再取一支圓柱,使用游標尺量測圓柱直徑,將圓柱立於燒杯內,並使圓柱之圓心與燒杯之圓心重疊,於燒杯中注入待測液體,液體高度需使水中圓柱成像清晰可判讀,於固定鐵架座繫上兩段細綿線,並在細綿線尾端繫上重錘,移動兩鉛錘線對齊水中圓柱影像兩側,測量兩鉛錘線間距,即為水中影像之直徑。
- 3.1.1實驗數據圖
入射角度 | 平均圓柱直徑(cm) | 平均圓柱(像)直徑(cm) |
a | ||
b | ||
c | ||
d | ||
e |
- 3.1.2分析實驗結果
分析與結論
- 4.1在實驗過程中有哪些因素是可以避免且提升準確度。
- 4.2實驗過程中所需的測量工具是否準確?
- 4.3能從所記錄數據與繪製的數據圖中,瞭解還有需要設計實驗與執行的項目。
教學目標與評量
- 5.1瞭解光經由不同的介質偏折角度會有所不同。
- 5.2對斯乃耳定律更加的熟悉。
- 5.3有效的利用工具量測出預期的結果。
參考資料
- 1.108學年度高級中學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全國賽-物理科實驗試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