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張力飛梭" 修訂間的差異

出自 全民科學平台
前往: 導覽搜尋
 
行 3: 行 3:
 
show=原始設計者;簡介
 
show=原始設計者;簡介
 
</s4e>
 
</s4e>
 +
 +
==原理==
 +
#力的合成與分解
 +
#摩擦力
 +
#飛行原理
 +
<img src='https://ppt.cc/fH0vYx@.png'>
 +
 
==裝置說明==
 
==裝置說明==
 
#發射繩:由兩條 5 公尺的細繩構成。兩繩結成 X 形。<br/>
 
#發射繩:由兩條 5 公尺的細繩構成。兩繩結成 X 形。<br/>
行 35: 行 42:
 
#比遠:室內較佳, 20m 長; 10m 寬;一般禮堂高度(約如拋石器之射遠場地)可數個場地重疊。
 
#比遠:室內較佳, 20m 長; 10m 寬;一般禮堂高度(約如拋石器之射遠場地)可數個場地重疊。
 
#比久:室內較佳,主要使用場地上空部分,參賽者在某個範圍內可根據飛行器的軌跡特性自行決定發射位置、方向、角度,使得飛行器能順利飛行而不會因與周圍物體(例如牆壁、天花板、桌子等)碰撞而提早落地。
 
#比久:室內較佳,主要使用場地上空部分,參賽者在某個範圍內可根據飛行器的軌跡特性自行決定發射位置、方向、角度,使得飛行器能順利飛行而不會因與周圍物體(例如牆壁、天花板、桌子等)碰撞而提早落地。
 
==原理==
 
#力的合成與分解
 
#摩擦力
 
#飛行原理
 
<img src='https://ppt.cc/fH0vYx@.png'>
 
  
 
==探究問題==
 
==探究問題==

於 2019年3月7日 (四) 06:11 的最新修訂

原始設計者:吳原旭


原理

  1. 力的合成與分解
  2. 摩擦力
  3. 飛行原理

裝置說明

  1. 發射繩:由兩條 5 公尺的細繩構成。兩繩結成 X 形。
  2. 飛梭:由管狀物為主體製成(例如筆管、水管等,可改造變形)。須能挾帶飛行器在繩上滑行,最終使飛行器脫離飛出,但飛梭不得離開繩子。
  3. 飛行器:由紙(或紙板)、珍珠板、塑膠片、吸管、竹筷為主要材料製成,可加黏土、迴紋針等小形重物調整重心。但須注意不要有尖銳突出或硬角以免高速飛行時傷人。

器材

  • 飛行器製作材料
  • 紙(或紙板)
  • 珍珠板
  • 塑膠片(投影片)
  • 吸管
  • 竹筷
  • 黏土
  • 迴紋針等小形重物
  • 剪刀
  • 小刀
  • 雙面膠
  • 接著劑

操作規定說明:

  1. 四人為一組,於比賽現場製作 4 具飛行器(含兩具比遠;兩具比久)。另於賽前準備 1 套發射裝備(含發射繩和飛梭),帶來參賽。
  2. 發射時兩人相距至少 150 公分(以相近之腳尖量起)站在發射線內,以手執發射繩前面兩端( A、 B)。其它組員(1 或 2 人)以手拉住另兩端( D、E),在後面藉著張開繩子產生向前推力的方式,推動飛梭並挾飛行器發射。

競賽項目說明:

  1. 比遠:比飛行器著地點至發射線之垂直距離(不超過 30 度夾角範圍)。
  2. 比久:比飛行器由發射(飛行器脫離飛梭開始計時)至著地(或停止於周圍障礙物上)之時間。

場地需求:

  1. 比遠:室內較佳, 20m 長; 10m 寬;一般禮堂高度(約如拋石器之射遠場地)可數個場地重疊。
  2. 比久:室內較佳,主要使用場地上空部分,參賽者在某個範圍內可根據飛行器的軌跡特性自行決定發射位置、方向、角度,使得飛行器能順利飛行而不會因與周圍物體(例如牆壁、天花板、桌子等)碰撞而提早落地。

探究問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