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一起來搭橋" 修訂間的差異

出自 全民科學平台
前往: 導覽搜尋
(活動一:紙拱橋)
 
(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5 次修訂)
行 1: 行 1:
 
[[分類:就是玩科學]]
 
[[分類:就是玩科學]]
  
設計:張朝昇/新北市三民高中物理科
+
<s4e>
 +
pid=602
 +
show=原始設計者;簡介
 +
</s4e>
 +
 
 
==活動說明==
 
==活動說明==
 
===一、目的===
 
===一、目的===
 
本競賽分成 2 個活動,2 個活動都是要利用一張 8 開卡紙去搭成 1 座橋,再依橋的長度、高度以及承重來計分。活動一是要模仿古羅馬的拱形石橋,活動二則是可以自由創作。
 
本競賽分成 2 個活動,2 個活動都是要利用一張 8 開卡紙去搭成 1 座橋,再依橋的長度、高度以及承重來計分。活動一是要模仿古羅馬的拱形石橋,活動二則是可以自由創作。
<div style='float:right;'><img src='http://jendo.org/uploadFiles/全民科學平台/黃鈴諭/一起來搭橋02.PNG' width='330' height='240' /><br/></div>
+
<div style='float:right;'><img src='http://jendo.org/uploadFiles/s4e/黃鈴諭/一起來搭橋02.PNG' width='330' height='240' /><br/></div>
  
 
===二、原理===
 
===二、原理===
 
當拱橋承受物體重力時,會因為拱橋的梯形結構,分成水平力和垂直力。垂直力的部分由地面給予的正向力達到平衡,水平力的部分由左右兩邊的石塊作支撐而達到平衡,使得拱橋不致於晃動或倒塌。本競賽不能使用任何黏著劑,參賽者除了要計算出適當的梯形大小之外,也要思考摩擦力的影響,使得拱橋在不倒塌的的狀況下,承受最多的重量。
 
當拱橋承受物體重力時,會因為拱橋的梯形結構,分成水平力和垂直力。垂直力的部分由地面給予的正向力達到平衡,水平力的部分由左右兩邊的石塊作支撐而達到平衡,使得拱橋不致於晃動或倒塌。本競賽不能使用任何黏著劑,參賽者除了要計算出適當的梯形大小之外,也要思考摩擦力的影響,使得拱橋在不倒塌的的狀況下,承受最多的重量。
<div style='float:right;'><img src='http://jendo.org/uploadFiles/全民科學平台/黃鈴諭/一起來搭橋01.PNG' width='330' height='240' /><br/></div>
+
<div style='float:right;'><img src='http://jendo.org/uploadFiles/s4e/黃鈴諭/一起來搭橋01.PNG' width='330' height='240' /><br/></div>
 +
 
 
===活動一:紙拱橋===
 
===活動一:紙拱橋===
 
====(一)目的====
 
====(一)目的====
行 23: 行 28:
 
====(四)計分說明====
 
====(四)計分說明====
 
#計分用工具:和製作材料相同的 8 開卡紙、1 號電池 2 顆、培養皿、磅秤、尺、健保卡大小的卡片數張。
 
#計分用工具:和製作材料相同的 8 開卡紙、1 號電池 2 顆、培養皿、磅秤、尺、健保卡大小的卡片數張。
#:<img src='http://jendo.org/uploadFiles/全民科學平台/黃鈴諭/一起來搭橋03.PNG' width='330' height='240' />
+
#:<img src='http://jendo.org/uploadFiles/s4e/黃鈴諭/一起來搭橋03.PNG' width='330' height='240' />
 
#將紙拱橋搭建在大會提供的桌面上(材質為 8 開卡紙),在 2 側放上阻擋用的 1 號電池,放上計分用的重物後,在平衡且穩定的狀態下測量紙拱橋的長(公分)、高(公分),然後再將重物取下秤重(公克),並用以下公式計算得分:<br/>得分 = ( 長 + 承重/10 ) × 高
 
#將紙拱橋搭建在大會提供的桌面上(材質為 8 開卡紙),在 2 側放上阻擋用的 1 號電池,放上計分用的重物後,在平衡且穩定的狀態下測量紙拱橋的長(公分)、高(公分),然後再將重物取下秤重(公克),並用以下公式計算得分:<br/>得分 = ( 長 + 承重/10 ) × 高
 
#測量說明:
 
#測量說明:
行 61: 行 66:
 
<tr><th>測量用的的重物</th><th></th><th></th><th>參賽者自備</th><th></th></tr>
 
<tr><th>測量用的的重物</th><th></th><th></th><th>參賽者自備</th><th></th></tr>
 
</table>
 
</table>
 
  
 
===七、參考資料===
 
===七、參考資料===

於 2022年7月6日 (三) 05:28 的最新修訂


原始設計者:張朝昇

簡介:

當拱橋承受物體重力時,會因為拱橋的梯形結構,分成水平力和垂直力。垂直力的部分由地面給予的正向力達到平衡;水平力的部分由左右兩邊的石塊作支撐而達到平衡,使得拱橋不致於晃動或倒塌。


活動說明

一、目的

本競賽分成 2 個活動,2 個活動都是要利用一張 8 開卡紙去搭成 1 座橋,再依橋的長度、高度以及承重來計分。活動一是要模仿古羅馬的拱形石橋,活動二則是可以自由創作。


二、原理

當拱橋承受物體重力時,會因為拱橋的梯形結構,分成水平力和垂直力。垂直力的部分由地面給予的正向力達到平衡,水平力的部分由左右兩邊的石塊作支撐而達到平衡,使得拱橋不致於晃動或倒塌。本競賽不能使用任何黏著劑,參賽者除了要計算出適當的梯形大小之外,也要思考摩擦力的影響,使得拱橋在不倒塌的的狀況下,承受最多的重量。


活動一:紙拱橋

(一)目的

模仿古羅馬的石形拱橋來製作紙橋,紙橋的主要結構必須要由多邊形環狀紙圈組成。

(二)使用材料

  1. 大會提供:8 開卡紙 1 組 1 張。
  2. 自備:美工刀、剪刀、切割墊、尺…等任何能幫助製作的工具,以及測重用的重物,但嚴禁攜帶和使用任何有黏性的物品(ex.膠水、雙面膠…等)

(三)競賽說明

  1. 參賽者在時限內完成紙拱橋的製作,製作時間為 1 個小時。
  2. 中途若有製作失敗,可再跟大會索取 8 開卡紙,但必須將原本的卡紙全部繳回,且額外索取以 2 次為限。(活動一、二合計)
  3. 製作時間結束後參賽者就不能使用任何工具,且要將成品移至計分區。計分時間為 5分鐘,在時限內可不限次數微調並計分,但計分時間一到,則不可再碰觸成品。
  4. 嚴禁使用任何液體和任何有黏性的物品。

(四)計分說明

  1. 計分用工具:和製作材料相同的 8 開卡紙、1 號電池 2 顆、培養皿、磅秤、尺、健保卡大小的卡片數張。
  2. 將紙拱橋搭建在大會提供的桌面上(材質為 8 開卡紙),在 2 側放上阻擋用的 1 號電池,放上計分用的重物後,在平衡且穩定的狀態下測量紙拱橋的長(公分)、高(公分),然後再將重物取下秤重(公克),並用以下公式計算得分:
    得分 = ( 長 + 承重/10 ) × 高
  3. 測量說明:
    1. 承重測量:參賽者自行將培養皿(計入承重)放在橋上方的正中央處,並將重物放在培養皿裡,在橋平衡且穩定的狀態下先測量長度和高度,測量完畢後參賽者再將培養皿取下放在磅秤上,計到 0.1 公克。
    2. 長度測量:評分者測量橋內部底部之距離,計到 0.1 公分。
    3. 高度測量:評分者測量卡片(長度約 8.5cm)所能頂到的最大高度(見圖),計到0.1 公分。
    4. 活動一和活動二的分數相加,即為總分。

活動二:自由搭橋

(一)目的

使用大會提供的卡紙自由製作紙橋,結構不限。

(二)使用材料

  1. 大會提供:8 開卡紙 1 組 1 張。
  2. 自備:美工刀、剪刀、切割墊、尺…等任何能幫助製作的工具,以及測重用的重物,但嚴禁攜帶和使用任何有黏性的物品(ex.膠水、雙面膠…等)

(三)競賽說明

  1. 參賽者在時限內完成紙橋的製作,製作時間為 30 分鐘。
  2. 中途若有製作失敗,可再跟大會索取 8 開卡紙,但必須將原本的卡紙全部繳回,且額外索取以 2 次為限。(活動一、二合計)
  3. 製作時間結束後參賽者就不能使用任何工具,且要將成品移至計分區。計分時間為 5分鐘,在時限內可不限次數微調並計分,但計分時間一到,則不可再碰觸成品。
  4. 嚴禁使用任何液體和任何有黏性的物品。

(四)計分和場地說明

  1. 計分方式皆與活動一相同。
  2. 活動一和活動二的分數相加,即為總分。

五、給評分者的建議

  1. 製作時間可依報名狀況讓全部的參賽者一起製作,或分批製作。
  2. 計分區可依場地狀況佈置 3~5 組,多組同時計分可讓比賽氣氛更刺激。
  3. 測承重的步驟,要注意參賽者是否把重物放在橋上的正中間,評分者在參賽者取下重物放到磅秤上後,再紀錄讀數即可,整個過程讓參賽者自行操作即可。

六、材料總表

品名規格數量來源備註
卡紙8 開約 39.3cm × 27.2cm、450 磅卡紙 1 張重量約57~60 公克、灰色粗糙無白色亮面大會提供每一個計分區使用 1 張。參賽者每組 1張,可再索取2 張。
1 號電池2 顆大會提供每一個計分區使用 2 個
磅秤最大秤重 3000 克最小測量刻度 0.1 克1 台大會提供每一個計分區使用 1 台
培養皿約 8~10 克1 個大會提供每一個計分區使用 1 個
30cm1 支大會提供每一個計分區使用 1 支(至少準備 1 支 45cm的尺備用)
卡片和健保卡相同大小大會提供儘量多收集,每一個計分區至少要 10 張
製作工具(剪刀、美工刀、尺、切割墊…等)參賽者自備
測量用的的重物參賽者自備

七、參考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