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道爾頓與原子" 修訂間的差異

出自 全民科學平台
前往: 導覽搜尋
(1.現象說明)
(1.現象說明)
行 30: 行 30:
 
==1.現象說明 ==
 
==1.現象說明 ==
  
1799年,法國科學家約瑟夫·路易·普魯斯特(Joseph Louis Proust, 1754-1826)提出了「定比定律」(law of definite proportions),定比定律的內容是:</font>
+
1799年,法國科學家約瑟夫·路易·普魯斯特(Joseph Louis Proust, 1754-1826)提出了「定比定律」(law of definite proportions),定比定律的內容是:
::'''化合物的組成元素的質量比為定值。'''</font>
+
::'''化合物的組成元素的質量比為定值。'''
英國科學家約翰·道爾頓(John Dalton, 1766-1844)(見圖一)在十九世紀初(1801年)發表了「分壓定律」(law of partial pressures):</font>
+
英國科學家約翰·道爾頓(John Dalton, 1766-1844)(見圖一)在十九世紀初(1801年)發表了「分壓定律」(law of partial pressures):
::'''氣體混合物的總壓力等於組成氣體的分壓的和。'''</font>
+
::'''氣體混合物的總壓力等於組成氣體的分壓的和。'''
1804年,他又發表了「倍比定律」(law of multiple proportions),倍比定律的內容是:</font>
+
1804年,他又發表了「倍比定律」(law of multiple proportions),倍比定律的內容是:
::'''如果兩元素可以形成不只一種化合物,化合物中相對於等重的第一種元素,另一種元素的質量成簡單整數比。'''</font>
+
::'''如果兩元素可以形成不只一種化合物,化合物中相對於等重的第一種元素,另一種元素的質量成簡單整數比。'''
  
 
<br><br>
 
<br><br>

於 2020年8月4日 (二) 05:49 的修訂

原始設計者:彰師大

藉著閱讀部分道爾頓原子學說的原始文字,輔以說明,了解科學知識的累積過程。領會前人如何由定比定律、倍比定律逐漸演進至現代原子與分子的知識。
圖片來源: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John_Dalton





1.現象說明

1799年,法國科學家約瑟夫·路易·普魯斯特(Joseph Louis Proust, 1754-1826)提出了「定比定律」(law of definite proportions),定比定律的內容是:

化合物的組成元素的質量比為定值。

英國科學家約翰·道爾頓(John Dalton, 1766-1844)(見圖一)在十九世紀初(1801年)發表了「分壓定律」(law of partial pressures):

氣體混合物的總壓力等於組成氣體的分壓的和。

1804年,他又發表了「倍比定律」(law of multiple proportions),倍比定律的內容是:

如果兩元素可以形成不只一種化合物,化合物中相對於等重的第一種元素,另一種元素的質量成簡單整數比。



2.探究問題

  • 2.1 燃燒熱的計算方法。
  • 2.2 莫耳燃燒熱與碳排量的比較。
  • 2.3 找尋何種化學物質效益最高。



3.實作項目

  • 3.1 列出化學物質燃燒熱反應式
  • 3.2 計算各物質的莫耳燃燒熱
利用下表的生成熱來計算各物質燃燒熱
參考答案
  • 3.3 燃燒熱與碳排量(每獲得一度電)的比較:
試計算(假設沒有能量損失)每個物質燃燒每獲得一度電之二氧化碳排放公斤數
參考答案:
1度電 = 1 kWh = 1×10 3 Js-1 ×3600 s = 3.6 × 103 kJ
CH4 產生一莫耳的CO2 釋放出來的可用能量為1436.8 kJ,每一度電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重量為 0.110 kg。
C2H6 產生一莫耳的CO2 釋放出來的可用能量為780.3 kJ,每一度電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重量為0.203 kg。
C3H8 產生一莫耳的CO2 釋放出來的可用能量為740.5 kJ,每一度電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重量為0.213 kg。
C 產生一莫耳的CO2 釋放出來的可用能量為393.8 kJ,每一度電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重量為0.402 kg。
H2 不產生任何二氧化碳,就可釋放出可用熱量為 286.0 kJ,每一度電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重量為0.0 kg。
C2H5OH產生一莫耳的CO2 釋放出來的可用能量為683.8 kJ,每一度電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重量為 0.232 kg。
因此每一度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公斤數(由小至大)
氫氣(H2) < 甲烷(CH4) < 乙烷(C2H6) < 丙烷(C3H8) < 乙醇(C2H5OH) < 煤(C)



4.分析與結論

  • 4.1 試比較前述分子之氫碳比例,觀察並說明這個比例與二氧化碳排放率之關係。
參考答案:
氫氣(H2) :氫比例100% 、碳比例 0%。
甲烷(CH4) :氫比例80% 、碳比例 20%。
乙烷(C2H6) :氫比例75% 、碳比例 25%。
丙烷(C3H8) :氫比例72.7% 、碳比例 27.3%。
乙醇(C2H5OH) :氫比例66.7% 、碳比例 22.2%。
煤(C) :氫比例0% 、碳比例 100%。
由上面數據可得知,當氫比例於化學物質中較高,碳比例較低,就可以減少碳排放量。
  • 4.2 想想看,為何現階段能源不以氫氣為主要能源呢?試著比較其優劣。



5.教學目標與評量

  • 5.1 了解燃燒熱意義與計算。
  • 5.2 認識化學物質與碳排量的關係。
  • 5.3 找出碳氫比例與碳排量和燃燒熱交互關係。。



6.參考資料

  • 6.1 參考文獻
[1] Standard heat of formation 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A0%87%E5%87%86%E6%91%A9%E5%B0%94%E7%94%9F%E6%88%90%E7%84%93
[2] 天然氣簡介 :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A4%A9%E7%84%B6%E6%B0%9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