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微放大鏡

出自 全民科學平台
於 2016年4月29日 (五) 08:32 由 柯智懷 (對話 | 貢獻) 所做的修訂 (三、教學器材:)
前往: 導覽搜尋

一、教學目標:

  1. 能動手完成一個簡易顯微放大鏡
  2. 能順利操作自製顯微放大鏡
  3. 能利用自製顯微放大鏡觀察到水中小動物和植物
  4. 能完成觀察並記錄

(目的:利用自製的顯微放大鏡來觀察生物)

二、原理:

利用聚光燈泡的球面透鏡,加上貼近眼睛近距離的觀察,可以讓東西看起來放大得更多。

三、教學器材:

  1. 老花眼鏡、放大鏡、凹面鏡、湯匙等各一個/組
  2. 尖嘴鉗子1 支/組
  3. 聚光小燈泡1個/人
    (這是指一種頂端有突起聚光透鏡的鎢絲燈泡,與一般圓形燈罩的鎢絲燈泡不同,也並非LED燈泡。)
  4. 黑色軟片罐子2個/人
  5. 抹布半條/人
  6. 尖頭剪刀3把/組,圓頭剪刀3把/組
  7. 卡紙(單面)A4半張/人
  8. 白膠1大 罐/組
  9. 棉花棒1包/組
  10. 透明膠布(含台)1個/組
  11. 10元硬幣3個/組
  12. 蓋玻片1盒/組
  13. 水蘊草1棵/組
  14. 洋蔥1個/班
  15. 池水1杯/班
  16. 滴管2支/組
  17. 碘液1瓶/組

四、教學內容

引起動機:

探討什麼東西可以放大影像:如水滴、眼鏡、放大鏡、凹面鏡、湯匙等。

說說看怎樣可以把很細小的東西,看得很清楚。

發展活動

(一)製作鏡頭

  1. 取聚光小燈泡一個放到抹布上,用尖嘴鉗剪破(抹布包著),小心取下聚光燈泡前端的球狀玻璃鏡頭(小心割到手)。
  2. 取黑色軟片罐子,在底部用尖頭剪刀鑽一個洞約紅豆大小,並配合前一個步驟的鏡頭大小。
  3. 將白膠少許,塗抹在罐子的洞口邊緣,再將玻璃鏡頭放入黑色罐子的洞上,應盡量避免鏡頭沾到白膠。確定正放置位置端正後用吹風機吹乾幫助固定鏡頭。

(二)製作鏡身

  1. 用卡紙捲成筒狀,在內側塗些白膠固定,紙筒大小適合放入黑色軟片罐子中,
  2. 用10元硬幣在卡紙上畫一個圓,然後剪下,將圓形卡紙的中間剪去一個正方形的洞,然後將它用白膠黏到紙筒的一端。
  3. 取一個蓋玻片用白膠黏到圓形紙卡的正方形洞上,當作是顯微鏡的載物台。
  • 鏡頭和鏡筒的組合密合非常重要,如果鏡頭、標本、光源沒有成一直線的話,就沒有辦法正常進行觀察。

(三)組合:

將鏡頭套到鏡筒上,對著光亮處,調整套入的深度,當紙筒快要碰到底部時,就可以看到玻片上的灰塵。 顯微放大鏡與投影機1.png

(四)觀察

  1. 用滴管取一滴池水放到玻片上。
  2. 蓋上一片蓋玻片後,套上鏡頭對著光亮處,調整深度觀察,直到看清楚觀察的東西為止。
  3. 將觀察到的結果,畫起來。顯微放大鏡與投影機2.png
  4. 觀察植物的細胞:玻片上先滴一滴碘液,再取洋蔥一片,撕一片表皮,放到玻片上然後蓋上蓋玻片,對著光亮處調整鏡身深度觀察,將結果畫起來。顯微放大鏡與投影機2.png
  5. 想一想,還可以利用自製的顯微放大鏡觀察身邊的什麼東西?

五、討論問題:

  1. 要怎樣調整顯微放大鏡才能看得更清楚呢?

  2. 為什麼觀察東西時,要先在玻片上要滴一滴水呢?

  3. 放大鏡可以看見細胞嗎?顯微放大鏡只是一個玻璃鏡頭,為什麼可以看得見細胞呢?
  4. 想一想,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放大鏡裡的影像投射出來,方便大家一起分享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