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「動手學科學/物質科學I」的課程內容" 修訂間的差異
  (→二、科學觀念對應的活動)  | 
				  (→三、活動內容與探究問題)  | 
				||
| (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0 次修訂) | |||
| 行 494: | 行 494: | ||
<td>請用一個表格記錄單擺實驗。</td>  | <td>請用一個表格記錄單擺實驗。</td>  | ||
<td>表格  | <td>表格  | ||
| − | <img src='http://science4everyone.net/s4e/公開課pic/108物質科學I/1120動位能轉換(二)/單擺表格.png' width='  | + | <img src='http://science4everyone.net/s4e/公開課pic/108物質科學I/1120動位能轉換(二)/單擺表格.png' width='189' height='100'/></td>  | 
</tr>  | </tr>  | ||
<tr>  | <tr>  | ||
| 行 612: | 行 612: | ||
</table>  | </table>  | ||
| − | ===  | + | ===四、如何使用本平台教學===  | 
| − | ==  | + | <table class=nicetable width='680'>  | 
| − | <table   | + | 	<tr>  | 
| + | <img src='http://science4everyone.net/file/%E5%BC%B5%E9%88%9E%E7%A5%BA/%E5%B9%B3%E5%8F%B0%E4%BD%BF%E7%94%A8%E8%AA%AA%E6%98%8E-04.jpg' width='700'/>  | ||
| + | 	</tr>   | ||
| + | 	<tr>  | ||
| + | <img src='http://science4everyone.net/file/%E5%BC%B5%E9%88%9E%E7%A5%BA/%E5%B9%B3%E5%8F%B0%E4%BD%BF%E7%94%A8%E8%AA%AA%E6%98%8E-03.jpg' width='700'/>  | ||
| + | 	</tr>  | ||
| + | 	<tr>  | ||
| + | <img src='http://science4everyone.net/file/%E5%BC%B5%E9%88%9E%E7%A5%BA/%E5%B9%B3%E5%8F%B0%E4%BD%BF%E7%94%A8%E8%AA%AA%E6%98%8E-02.jpg' width='700'/>  | ||
| + | 	</tr>   | ||
| + | |||
| + | 	<tr>  | ||
| + | <img src='http://science4everyone.net/file/%E5%BC%B5%E9%88%9E%E7%A5%BA/%E5%B9%B3%E5%8F%B0%E4%BD%BF%E7%94%A8%E8%AA%AA%E6%98%8E_%E5%B7%A5%E4%BD%9C%E5%8D%80%E5%9F%9F%201.jpg' width='700'/>  | ||
| + | 	</tr>  | ||
| + | 	<tr>  | ||
| + | <img src='http://science4everyone.net/file/%E5%BC%B5%E9%88%9E%E7%A5%BA/%E5%B9%B3%E5%8F%B0%E4%BD%BF%E7%94%A8%E8%AA%AA%E6%98%8E-06.jpg' width='700'/>  | ||
| + | 	</tr>   | ||
| + | 	<tr>  | ||
| + | <img src='http://science4everyone.net/file/%E5%BC%B5%E9%88%9E%E7%A5%BA/%E5%B9%B3%E5%8F%B0%E4%BD%BF%E7%94%A8%E8%AA%AA%E6%98%8E-05.jpg' width='700'/>  | ||
| + | 	</tr>  | ||
| + | </table>  | ||
| + | |||
| + | ===五、考題典藏===  | ||
| + | 我們的考試分為  | ||
| + | 紙筆測驗與動手實作兩種方式。  | ||
| + | |||
| + | 示例  | ||
| + | |||
| + | *實作評量  | ||
| + | *#用雷射筆、鉛筆芯、皮尺、尺(15cm) 做出雙狹縫干涉條紋,並拍照上傳。  | ||
| + | *#做出紙製平衡鳥(非黏土平衡鳥)。並解釋它。  | ||
| + | *#讓「簡易小馬達」轉起來,並解釋它。  | ||
| + | *#用紙模型做出以下分子:H<sub>2</sub>,O<sub>2</sub>,H<sub>2</sub>O,CO<sub>2</sub>,CH<sub>4</sub>  | ||
| + | |||
| + | |||
| + | *紙筆評量  | ||
| + | |||
| + | <table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  | ||
<tr>  | <tr>  | ||
| − 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次</td>  | |
| − 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日期</td>  | 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教學內容</td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題目</td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答案</td>  | ||
</tr>  | </tr>  | ||
| − | <tr >  | + | |
| − | 	<td   | + | <tr>  | 
| − | 	<td   | + | 	<th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1</th>  | 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2019.10.30</td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[http://science4everyone.net/MediaWiki/index.php?title=動手學科學/物質科學I/物質的組成 物質的組成]</td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請簡單解釋包立不相容原理</td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  | ||
| + | <div class="mw-collapsible mw-collapsed">    | ||
| + | *任意兩個處於同一原子軌道的兩個電子不能佔有相同的量子態。  | ||
| + | or  | ||
| + | *處於同一原子軌道的兩個電子自旋方向必定相反。</div>  | ||
| + | </td>  | ||
</tr>  | </tr>  | ||
| − | |||
| − | |||
| − | |||
<tr>  | <tr>  | ||
| − | + | 	<th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2</th>  | |
| − 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2019.11.6</td>  | 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[http://science4everyone.net/MediaWiki/index.php?title=動手學科學/物質科學I/物質的態 物質的態]</td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  | ||
| + | 下圖為一張水的三相圖<br>  | ||
| + | Q1.請完成填空1~5。<br>  | ||
| + | Q2.請解釋在A點時,水的狀態(可能會改變喔)。<br>  | ||
| + | Q3.請解釋在B點時,水的狀態(可能會改變喔)。  | ||
| + | <img src='http://jendo.org/~林青高/物質科學/三相Q.jpg' width='250px' height='250px' />  | ||
| + | |||
| + | </td>  | ||
| + | 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  | ||
| + | <div class="mw-collapsible mw-collapsed">    | ||
| + | A1<img src='http://jendo.org/~林青高/物質科學/三相A.jpg' width='250px' height='250px' /><br><br>  | ||
| + | A2在同一個溫度,隨著壓力越大,水會從氣態,變成液態。<br><br>  | ||
| + | A3在同一個壓力,隨著溫度越低,水會從氣態,變成液態,再變成固態。</td>  | ||
| + | </div>  | ||
| + | </tr>  | ||
| + | <tr>  | ||
| + | <div class="mw-collapsible mw-collapsed">    | ||
| + | #加熱  | ||
| + | #  | ||
| + | ##固體時分子們會排列成固定形狀,並持續震動。  | ||
| + | ##加熱成液體後,形狀會被破壞,振動會更劇烈,但還是黏在一起。  | ||
| + | </div>  | ||
| + | </tr>  | ||
| + | <tr>  | ||
| + | 	<th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2</th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2019.11.6</td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[http://science4everyone.net/MediaWiki/index.php?title=動手學科學/物質科學I/物質的態 物質的態]</td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  | ||
| + | #請問,如何讓液態水變成氣態水?  | ||
| + | #兩個狀態的差別是?  | ||
| + | </td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  | ||
| + | <div class="mw-collapsible mw-collapsed">    | ||
| + | #加熱  | ||
| + | #  | ||
| + | ##液體時,沒有固定形狀,會持續振動,分子們黏在一起。  | ||
| + | ##加熱成氣體後,開始有ㄧ些分子彈飛,不再黏在一起,振動會更劇烈。  | ||
| + | </div>  | ||
| + | </td>  | ||
| + | </tr>  | ||
| + | <tr>  | ||
| + | 	<th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3</th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2019.11.13</td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[http://science4everyone.net/MediaWiki/index.php?title=動手學科學/物質科學I/動位能轉換(一) 動位能轉換(一)]</td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  | ||
| + | 請在下方的平衡鳥圖中,分別標出重心、支撐點、中心點的位置。<img src='http://jendo.org/~張又懿/平衡鳥無答案.jpg' height='250px'/></td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  | ||
| + | <div class="mw-collapsible mw-collapsed">    | ||
| + | <img src='http://jendo.org/~張又懿/平衡鳥有答案.jpg' height='250px'/>  | ||
| + | </div>  | ||
| + | </td>  | ||
</tr>  | </tr>  | ||
<tr>  | <tr>  | ||
| − | 	<  | + | 	<th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4</th>  | 
| − | <  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2019.11.20</td>  | 
| − 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[http://science4everyone.net/MediaWiki/index.php?title=動手學科學/物質科學I/動位能轉換(二) 動位能轉換(二)]</td>  | |
| − | 	<td   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  | 
| + | 請問,當下坡小馬往下走時,時間過越久,下坡小馬的瞬間速度會____。  | ||
| + | |||
| + | A.越快    | ||
| + | B.越慢    | ||
| + | C.等速  | ||
| + | </td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  | ||
| + | <div class="mw-collapsible mw-collapsed">    | ||
| + | C.  | ||
| + | |||
| + | </div>  | ||
| + | </td>  | ||
</tr>  | </tr>  | ||
<tr>  | <tr>  | ||
| − | 	<td>  | + | 	<th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4</th>  | 
| − | 	<td  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2019.11.20</td>  | 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[http://science4everyone.net/MediaWiki/index.php?title=動手學科學/物質科學I/動位能轉換(二) 動位能轉換(二)]</td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  | ||
| + | 請比較自由落體與下坡小馬,為何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結果?  | ||
| + | </td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  | ||
| + | <div class="mw-collapsible mw-collapsed">    | ||
| + |     下坡小馬受到的摩擦力比自由落體大很多,因此下坡小馬接近等速度運動。<br>  | ||
| + |     自由落體是加速度運動。  | ||
| + | |||
| + | </div>  | ||
| + | </td>  | ||
</tr>  | </tr>  | ||
<tr>  | <tr>  | ||
| − | 	<td>  | + | 	<th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5</th>  | 
| − | 	<td><  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2019.11.27</td>  | 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[http://science4everyone.net/MediaWiki/index.php?title=動手學科學/物質科學I/基本電路 基本電路]</td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  | ||
| + | 我們的實驗中的那些器材電阻值會改變?  | ||
| + | :□光敏電阻<br>  | ||
| + | :□發光二極體<br>  | ||
| + | :□熱敏電阻<br>  | ||
| + | :□紅外線發射器<br>  | ||
| + | :□紅外線接收器<br>  | ||
| + | :□橙黑棕金的電阻<br>  | ||
| + | :□可變電阻</td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  | ||
| + | <div class="mw-collapsible mw-collapsed">    | ||
| + |  ☑光敏電阻<br>  | ||
| + |  □發光二極體<br>  | ||
| + |  ☑熱敏電阻<br>  | ||
| + |  □紅外線發射器<br>  | ||
| + |  ☑紅外線接收器<br>  | ||
| + |  □橙黑棕金電阻<br>  | ||
| + |  ☑可變電阻  | ||
| + | </div>  | ||
| + | </td>  | ||
| + | </tr>  | ||
| + | |||
| + | <tr>  | ||
| + | 	<th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6</th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2019.12.4</td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[http://science4everyone.net/MediaWiki/index.php?title=動手學科學/物質科學I/電磁能轉換 電磁能轉換]</td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  | ||
| + | 發電機主要運用什麼原理來發電?</td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  | ||
| + | <div class="mw-collapsible mw-collapsed">    | ||
| + | 電生磁<br>  | ||
| + |     利用各種動力(如水力、風力)使線圈在磁鐵的兩極間轉動;當線圈轉動時,線圈內的磁場改變,因此產生感應電流。<br>  | ||
| + |     發電機是運用「電磁感應」將動力所作的功轉換成電能的裝置。   | ||
| + | </div>  | ||
| + | </td>  | ||
</tr>  | </tr>  | ||
| + | |||
<tr>  | <tr>  | ||
| − | 	<td>  | + | 	<th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7</th>  | 
| − | 	<td  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2019.12.11</td>  | 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[http://science4everyone.net/MediaWiki/index.php?title=動手學科學/物質科學I/光與熱 光與熱]</td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  | ||
| + | 史特林引擎用_______來影響空氣中的______,將活塞推起,帶動旋轉。</td>  | ||
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  | ||
| + | <div class="mw-collapsible mw-collapsed">    | ||
| + | 史特林引擎用'''熱能'''來影響空氣中的'''壓力''',將活塞推起,帶動旋轉。  | ||
| + | </div>  | ||
| + | </td>  | ||
</tr>  | </tr>  | ||
<tr>  | <tr>  | ||
| − | + | 	<th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7</th>  | |
| − 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2019.12.11</td>  | |
| − 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[http://science4everyone.net/MediaWiki/index.php?title=動手學科學/物質科學I/光與熱 光與熱]</td>  | |
| − 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  | |
| − | + | 在同樣的壓力之下,空氣受熱後為何會膨脹?</td>  | |
| − | 	<td>  | + | 	<td style='border:1px solid #000;border-collapse:collapse;'>  | 
| − | + | <div class="mw-collapsible mw-collapsed">    | |
| + | 因為空氣受到的平均熱能增加,分子開始振動,亂度增加空氣就膨脹了。  | ||
| + | </div>  | ||
| + | </td>  | ||
</tr>  | </tr>  | ||
| + | |||
</table>  | </table>  | ||
| − | + | <!--[[動手學科學/物質科學I/評量準備]]-->  | |
| − | |||
===六、上課地點相關示意圖===  | ===六、上課地點相關示意圖===  | ||
於 2020年12月16日 (三) 03:15 的最新修訂
一、科學觀念的系統與列表
| 系統 分類  | 
科學觀念 | 說明 | 
|---|---|---|
| 原子 與分子  | 
1.原子 | 
  | 
| 2.包立不相容原理 | 
  | 
|
| 3.電子軌域 | 
 一個原子裡,電子的分佈不是連續的,由內而外會有好幾層,那些層(空間)又稱做軌域。  | 
|
| 4.金屬有導電的特性 | 
  | 
|
| 5.粒子、波雙重性 | 
  | 
|
| 6.常見元素 | 
 碳(C): 
 氧(O): 
 氮(N): 
 氫(H): 
  | 
|
| 7.常見分子 | 
 CO2 CH4 H20 NH3 C2H5OH  | 
|
| 8.分子組合方式、形狀 | 
 分子內的原子,會因為其最外層的電子數量,決定該分子的組合方式、形狀。  | 
|
| 物質 的態  | 
9.從微觀、巨觀認識物質的態 | |
| 10.三相圖 | 
 如何讀懂三相圖: 
  | 
|
| 能量 守恆  | 
11.能量守恆 | 
 (通常還是會有部分能量消失,因為熱量散失、實驗誤差...)  | 
| 動位能 轉換  | 
12.萬有引力 | 
  | 
| 13.重力 | 
  | 
|
| 14.重心 | 
 當它作為支點時,能使一物體所受重力之合力、合力矩為零的作用點。  | 
|
| 15.加速度 | 
 物體運動時,單位時間內的速度變化。  | 
|
| 16.摩擦力 | 
 指兩個表面接觸的物體相對滑動時抵制它們相對移動的力。  | 
|
| 電 | 17.電壓 | 
 是衡量單位電荷在靜電場中由於電位不同所產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。此概念與水位高低所造成的「水壓」相似。  | 
| 18.電流 | 
 單位時間內通過導線某一截面的電荷數量。  | 
|
| 19.電阻 | 
 一個物體對於電流通過的阻礙能力。  | 
|
| 20.二極體 | 
 是一種雙電極電子元件,電流只允許由單一方向流過二極體。  | 
|
| 21.半導體 | 
 一種電導率在絕緣體至導體之間的物質。  | 
|
| 電磁 感應  | 
22.冷次定律 | 
 線圈內的磁場增強時,感應電流產生的新磁場與原磁場方向相反。  | 
| 23.法拉第定律 | 
 當磁場發生變化,將產生相對應的感應電流。  | 
|
| 光 | 24.斯奈爾定律 | 
 當光波從一種介質傳播到另一種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介質時,會發生折射現象,其入射角與折射角之間的關係,可以用斯奈爾定律(Snell's Law)來描述。  | 
| 熱 | 25.熱與動能 | 
 常用機械動能:使用空氣加熱後會膨脹的原理,帶動機械運轉。  | 
二、科學觀念對應的活動
| 系統分類 | 科學觀念 | 活動名稱 | 設計者 | 
|---|---|---|---|
| 原子與分子 | 1.原子 | 穿不過去 | 丁志仁 | 
| 2.包立不相容原理 | |||
| 3.電子軌域 | 電子軌域勞作 | ||
| 4.金屬有導電的特性 | |||
| 5..粒子、波雙重性 | 粒子、波雙重性 | ||
| 6.常見元素 | 分辨常見元素 | 林青高 | |
| 7.常見分子 | 認識常見分子 | ||
| 8.分子組合方式、形狀 | 分子球桿模型 | ||
| 物質的態 | 9.從微觀、巨觀認識物質的態 | 觀察三態 | |
| 10.三相圖 | 三相圖 | ||
| 能量守恆 | 11.能量守恆 | Tracker自由落體 牛頓擺 平衡鳥 步行下坡  | 
	張鈞祺、張又懿 張鈞祺、張又懿 無名氏 清大跨領域科教中心  | 
| 動位能轉換 | 12.萬有引力 | ||
| 13.重力 | |||
| 14.重心 | |||
| 15.加速度 | |||
| 16.摩擦力 | |||
| 電 | 17.電壓 | 奇妙的電阻世界 自走車實作  | 
	張鈞祺;張又懿 | 
| 18.電流 | |||
| 19.電阻 | |||
| 20.二極體 | |||
| 21.半導體 | |||
| 電磁感應 | 22.冷次定律 | 簡易小馬達 | 曹齊平 | 
| 23.法拉第定律 | |||
| 光 | 24.斯奈爾定律 | 甜蜜的魔境 | 無名氏 | 
| 熱 | 25.熱與動力 | 史特林引擎 | 
三、活動內容與探究問題
| 活動 名稱  | 
活動內容 | 探究問題 | 參考答案 | 
|---|---|---|---|
| 穿不 過去  | 
 找出兩組同學扮演「固體的原子核」,模擬兩件固體相向運動。  | 
觀察並探討為何原子核間距很寬,兩件固體相向運動時卻不會穿過對方。 | 
  | 
| 請簡單解釋包立不相容原理。 | 
 or 
  | 
||
| 電子軌域勞作 | 
  | 
金屬為什麼有導電的特性? |    
  | 
| 分辨常見元素 | 
 認識 碳(C)、氧(O)、氮(N)、氫(H)  | 
你是否能認得元素符號C、H、O、N。 | 
 C:碳 H:氫 O:氧 N:氮  | 
| 認識常見分子 | 
 認識 CO2、CH4、H20、NH3、C2H5OH  | 
分享一下你在生活中有觀察到哪些分子種類、哪些特性? | 
 ex.我觀察到:乙醇(酒精),塗在身體上會涼涼的。  | 
| 分子球桿模型 | 
 在初步認識不同分子之後,認識分子內原子的組成方式、形狀。  | 
請問分子的形狀跟甚麼有關係? | 
 跟組成分子的原子們,他們的電子軌域、鍵結狀況有關。  | 
| 觀察三態 | 
  | 
不同的態有甚麼特性? | 
  | 
| 如果沒有固態/液態/氣態,對我們的生活會有甚麼影響? | 
 ex. 
  | 
||
| 三相圖 | 
 讀懂三態圖:坐標、定溫、定壓、三相點。  | 
請問1大氣壓力時,改變溫度,水會發生甚麼改變? | 
 1大氣壓力時,H2O隨著溫度的升高,三態的變化如下:固→液→氣。  | 
| 請問1大氣壓力時,改變溫度,二氧化碳會發生甚麼改變? | 
 1大氣壓力時,CO2隨著溫度的升高,只有兩態的變化:固→氣。  | 
||
| 請問水的熔點? | 
 1大氣壓力時,H2O在0°C時,固→液。  | 
||
| 請問二氧化碳的熔點? | 
 1大氣壓力時,CO2在-78°C時,固→氣。  | 
||
| 請問H2O的沸點比較高的原因? | 
 氫鍵:在分子層級,H2O分子有些許的極性(O原子端微帶負電,H原子端微帶正電),而CO2分子間極性很弱,所以H2O需要更高的溫度(能量)才能拆散那些分子。  | 
||
| 氫鍵產生的原因? | 
 H2O有極性。  | 
||
| 粒子、波雙重性 | 
 利用雷射筆做雙狹縫干涉實驗,證明光有粒子、波雙重性。  | 
  | 
  | 
| Tracker自由落體 | 
 利用Tracker(追踪器),觀察物體的運行過程,計算物理量。  | 
請問,當一個物體以自由落體的方式落下,時間過越久,物體的瞬間速度會____。 A.越快 B.越慢 C.等速 | 
 A.越快  | 
| 牛頓擺 | 使用自製的球和支架,讓小朋友們練習調整牛頓擺的各項參數,達到最好的效果。 | 如果牛頓擺失敗,可能的原因有哪些? | 
  | 
| 為什麼球過不久會停下來?能量去哪了? | 能量被球與球之間的碰撞、繩子與支架連接之間的摩擦力消耗掉了。 | ||
| 什麼情況下牛頓擺可以永久擺下去? | 	
  | 
||
| 請用一個表格記錄單擺實驗。 | 表格
![]()  | 
||
| 平衡鳥 | 用簡單的實驗與勞作,加上生活中的體驗,讓同學們了解物理中的重心、動能、位能、加速度。 | 生活中有什麼地方能看到能量的傳遞? | 
  | 
| 請舉例,生活中的平衡現象。 | ex.翹翹板。 | ||
| 為什麼平衡鳥只需要一個支點就能好好的站著? | 
 因平衡黏土的重心位置,低於支撐點的高度,而物體會偏向重心;這兩股相對的力量會互相抵銷、達成平衡。  | 
||
請在下方的平衡鳥圖中,分別標出重心、支撐點、中心點的位置。
![]()  | 
![]()  | 
||
| 步行下坡 | 
 讓學生自行製作/觀察下坡玩具,認識力學的實際運作。  | 
下坡玩具的速度是越來越快,還是越來越慢呢? | 
 當球往下滾時,持續受到地球重力的影響,位能不斷轉變成動能,使得速率增加。  | 
| 在「翻滾吧!柯基」實驗中放入兩顆彈珠,翻滾速度會加快,與哪一個物理數值有關? | 
 與重量、重力、萬有引力有關。  | 
||
| 請問,當下坡小馬往下走時,時間過越久,下坡小馬的瞬間速度會____。 A.越快 B.越慢 C.等速 | 
 C.等速  | 
||
| 什麼原因可能造成下坡玩具不會往下走? | 
  | 
||
| 放兩顆彈珠,效果有什麼改變呢? | 柯基犬會滾得更快。因為彈珠的重量越大,兩邊重量落差越大,加速度也會越大。 | ||
| 不能筆直走下坡時,可能的影響因素有哪些?該如何調整? | 因為彈珠會在柯基犬裡面左右滾動,造成重心偏移,解決方法是可以把柯基犬剪的窄一些,或用一些其他填充物鎖住彈珠的位置。 | ||
| 奇妙的電阻世界 | 從一顆小小的電阻帶入,了解什麼是電阻?電流跟電壓有什麼關係?從生活中的體驗讓同學們了解各種電子元件的功能與用途。 | 請問在相同電壓下,電阻值越大,電流是越大還是越小?為什麼? | 電阻是電線中的阻力,會阻擋電流讓電流變小,所以當電阻值越大時,電流會越小。 | 
| 電阻值的大小取決於電線的那些變因? | 電線材質、電線寬度...。 | ||
| 很多電子感應器上的判斷數值的原理是根據元件的___變化,因而數據產生變化? | 根據裡面的可變電阻。 | ||
| 自走車實作 | 讓學生們學習使用簡單的材料,去調整車子的結構,去做出一台性能最好的自走車。 | 車子爬坡的時候,電池座應該要放在前面還是後面,才能順利攻頂? | 電池座的位置會影響車子的重心,重心在前車子容易翻車,所以要放在後面。 | 
| 簡易小馬達 | 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,模擬馬達的運作。 | 發電機主要運用什麼原理來發電? | 利用各種動力(如水力、風力)使線圈在磁鐵的兩極間轉動;當線圈轉動時,線圈內的磁場改變,因此產生感應電流。 發電機是運用「電磁感應」將動力所作的功轉換成電能的裝置。 | 
| 甜蜜的魔境 | 觀察光在不同液體中的折射與反射。 | 為什麼密度會影響折射率? | 密度用生活化的例子來解釋。假設有兩個月台,一個月台人來人往、另一個月台杳無人煙。想要穿過杳無人煙月台一定比較容易,光在介質當中的行進也是一樣的道理。 | 
| 史特林引擎 | 嘗試製作史特林引擎,認識熱、動能、簡單機械運作。 | 請舉出三個可能造成史特林引擎實驗失敗的原因。 | 
  | 
| 請問活塞為什麼會被推起來? | 因為氣體膨脹,將活塞給推了起來。 | 
四、如何使用本平台教學
五、考題典藏
我們的考試分為 紙筆測驗與動手實作兩種方式。
示例
- 實作評量
- 用雷射筆、鉛筆芯、皮尺、尺(15cm) 做出雙狹縫干涉條紋,並拍照上傳。
 - 做出紙製平衡鳥(非黏土平衡鳥)。並解釋它。
 - 讓「簡易小馬達」轉起來,並解釋它。
 - 用紙模型做出以下分子:H2,O2,H2O,CO2,CH4
 
 
- 紙筆評量
 
| 次 | 日期 | 教學內容 | 題目 | 答案 | 
| 1 | 2019.10.30 | 物質的組成 | 請簡單解釋包立不相容原理 | 
 or 
  | 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2 | 2019.11.6 | 物質的態 | 
 下圖為一張水的三相圖  | 
 A1  | 
| 2 | 2019.11.6 | 物質的態 | 
  | 
	
  | 
| 3 | 2019.11.13 | 動位能轉換(一) | 
請在下方的平衡鳥圖中,分別標出重心、支撐點、中心點的位置。![]()  | 
	
 
  | 
| 4 | 2019.11.20 | 動位能轉換(二) | 
 請問,當下坡小馬往下走時,時間過越久,下坡小馬的瞬間速度會____。 A.越快 B.越慢 C.等速  | 
	
 C.  | 
| 4 | 2019.11.20 | 動位能轉換(二) | 
 請比較自由落體與下坡小馬,為何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結果?  | 
	
下坡小馬受到的摩擦力比自由落體大很多,因此下坡小馬接近等速度運動。  | 
| 5 | 2019.11.27 | 基本電路 | 
 我們的實驗中的那些器材電阻值會改變? 
  | 
	
☑光敏電阻  | 
| 6 | 2019.12.4 | 電磁能轉換 | 發電機主要運用什麼原理來發電? | 
 電生磁 利用各種動力(如水力、風力)使線圈在磁鐵的兩極間轉動;當線圈轉動時,線圈內的磁場改變,因此產生感應電流。  | 
| 7 | 2019.12.11 | 光與熱 | 史特林引擎用_______來影響空氣中的______,將活塞推起,帶動旋轉。 | 
 史特林引擎用熱能來影響空氣中的壓力,將活塞推起,帶動旋轉。  | 
| 7 | 2019.12.11 | 光與熱 | 在同樣的壓力之下,空氣受熱後為何會膨脹? | 
 因為空氣受到的平均熱能增加,分子開始振動,亂度增加空氣就膨脹了。  | 
六、上課地點相關示意圖
地點:220新北市板橋區新海路181號信義樓五樓513教室。(新埔國中)
交通資訊:
- 捷運:板南線,新埔站或板橋車站下車後可步行(約10~15分鐘)、騎YouBike單車或轉乘公車。
 
- 單車:板橋車站、新埔捷運站皆有 youBike 單車出借,甲地借乙地還,可循步行路線騎至市立板橋醫院前還車,再走到新埔國中。
 - 公車:
- 658(板橋-西門)->新埔國中站下車
 - 橘5(板橋-捷運景安站)->新埔國中站下車
 - 857(淡海-板橋)->新埔國中站下車
 
 - 參考網址:urclass.net/AL/banciao.html
 
| 進校門左轉 | 走到第一個轉彎處 | 上5樓 | 直走 | 513 | 515 | 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
 
  |  
	
 
  | 
	
 
  |  
	
 
  | 
	
 
  | 
	
 
  | 
/單擺表格.png)


	
	
	
	
	
	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