泡泡玩科學
講師:謝迺岳老師
日期:4/6
以各式不同的泡泡小遊戲,帶小朋友認識表面張力。
課堂活動
- 瓶中的泡泡膜:用吸管沾泡泡水,伸入一支寶特瓶中,緩慢地吹出一個大泡泡。當泡泡碰到瓶身時,會附著在瓶壁上形成上下兩層泡泡膜。
- 虹彩的秘密:在瓶中吹出泡泡膜後,把瓶子橫放在桌上並從側面觀察薄膜干涉現象。
- 表面張力的威力:在加滿水的紙杯中放入迴紋針,看最多能讓幾根迴紋針同時在水面上漂浮。然而只要在水中滴入一滴泡泡水,所有迴紋針都會同時沉下去。
- 泡泡的交界:把兩支細吸管插入一支粗吸管內,用粘土或衛生紙堵住吸管相連的地方。用細吸管沾泡泡水吹出兩個泡泡後,用手指壓住吹口,觀察後續的變化。結果,大的泡泡變得更大,而小泡泡消失了。這個實驗說明:小泡泡內的氣壓比較大,使氣體往大泡泡流去,直到兩個泡泡內的氣壓相等。
氣球玩科學
講師:謝迺岳老師
日期:4/13
用各式不同的氣球活動講解科學原理。
課堂活動
- 靜電實驗:用氣球摩擦頭髮,讓頭髮飄起來,或吸引紙杯移動。
- 刺不破的氣球:用竹籤刺進氣球,同時氣球不可以破。
- 燒不破的氣球:在氣球中加水後再充氣,完成的氣球內部會是一半空氣一半水,此時用打火機燒氣球底部無法燒破外皮。
- 簡易心臟模型:將保特瓶裝水至八分滿,把剪成一半的氣球套進瓶口,當學生用手按壓寶特瓶身時,氣球會脹大,放開則會縮小,就像心臟一樣。
- 氣球車:利用氣球放氣時的反作用力推動車子。
- 重力場模型:將剪開的汽球套到塑膠碗上,被撐開的氣球表皮會在碗中央形成和重力場模型一樣的凹陷。此時將硬幣或是小鋼珠放入模型會一直繞著碗打轉,不會下墜。

重力場模型。
納許棋
講師:張敬楷老師
日期:4/20
以納許棋活化小朋友推論能力,想出必勝策略。
納許棋介紹
納許棋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納許的發明。它是一個不會平手、且先手者有必勝策略的遊戲。遊戲雙方各佔棋盤上的左右或上下方,盤中佈滿6×6個正六邊形,雙方輪流下一次棋子,誰先完成連接左右或上下方,就贏得此遊戲,下圖為藍方勝出。

魔鬼不要來
講師:王樹文
日期:4/27
課程內容
- 數列。
- 數字排序。
- 數字對稱。
糖果變變變
講師:章致綱
日期:5/4
在實作糖果的過程中,介紹各種不同的醣類,與軟糖、硬糖的成形原理。
老師PPT講解
- 糖的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。
- 軟糖和硬糖的差別。
- 焦糖化反應。
- 內聚力與接著力。
實作
- 溶糖水
- 炒松子
- 將糖汁滴入溫水中,不會散開的冷卻後即為軟糖;產生牽絲的冷卻後即為硬糖。
顯微鏡
講師:廖進德
日期:5/11
利用聚光燈泡的球面透鏡(用尖嘴鉗剪破、或用椅腳壓破燈破,即可取出透鏡),可自製簡易顯微鏡,加上貼近眼睛近距離的觀察,可以讓東西看起來放大得多。
教學目標
- 能動手完成一個簡易顯微放大鏡。
- 能順利操作自製顯微放大鏡。
- 能利用自製顯微放大鏡觀察到水中小動物和植物。
- 能完成觀察並記錄。
完成後可用來觀察植物的細胞或各種水生小昆蟲,以下是同學用手機對準顯微鏡頭拍的照片。
![]() 顯微鏡下的植物細胞。 |
![]() 顯微鏡下的孓孒。 |